一份27人名单背后,是中国男足主帅伊万科维奇对俱乐部联赛的持续考察与艰难抉择,也预示着新阶段集训的战术思路重大转变。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正式公布备战18强赛的27人集训名单,上海申花成为最大赢家,共有8名球员入选,而老将艾克森和个性鲜明的攻击手韦世豪意外落选,引发球迷和媒体的广泛讨论。
这份名单的出炉,标志着国足正式进入18强赛时间,新一期集训将于8月18日在深圳拉开帷幕,球队将在此进行为期数天的训练,随后前往客场挑战小组首个对手日本队。
伊万科维奇麾下的这支国家队呈现出明显的俱乐部集中化特征,中超劲旅上海申花成为国脚大户,共有朱辰杰、蒋圣龙、高天意、谢鹏飞、徐皓阳、杨泽翔、鲍亚雄和费尔南多等8名球员入选。
这一数字充分反映了申花队本赛季在中超联赛中的出色表现和稳定发挥。
武汉三镇则有五人入选,包括刘殿座、陶强龙、艾菲尔丁、邓涵文和门将何宇鹏,山东泰山队则贡献了四名球员。
名单中涵盖了6名归化球员,分别是蒋光太、费南多、李可、王振澳、侯永永和卡尔德克,显示出伊万科维奇对归化球员能力的认可。
门将位置由颜骏凌、鲍亚雄、刘殿座和何宇鹏四人竞争,后防线则汇聚了朱辰杰、蒋光太、蒋圣龙等经验丰富的球员。
最令人意外的当属艾克森和韦世豪的落选,34岁的艾克森作为中国足球历史上的标志性归化球员,近年来状态明显下滑。
本赛季他在成都蓉城队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进球效率大幅下降,最终无缘本次大名单,这或许也标志着艾克森国家队生涯的终结。
韦世豪的落选则更令人费解,作为国内最具创造力和突破能力的攻击手之一,韦世豪在亚洲杯上的表现可圈可点,有分析认为,他的落选可能与战术体系适配性有关,也可能是因为纪律因素。
伊万科维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个球员的选择都是基于战术需要和当前状态,我们有一整套评估体系,最终名单是为了球队整体利益。”
从名单构成来看,伊万科维奇明显倾向于从少数几家俱乐部集中选拔球员,这种思路与国际足坛的主流趋势相符。
上海申花8人入选不仅反映了球员个人能力,更体现了主帅对俱乐部战术体系延续性的重视,申花队本赛季在高位逼抢和快速传导方面的表现有目共睹,这些战术元素很可能被移植到国家队中。
伊万科维奇自上任以来一直强调“球队需要形成稳定的战术身份”,而大量选用来自同一俱乐部的球员,将大大缩短球队磨合时间,提高战术执行效率。
这种建队思路在时间紧迫的18强赛备战中显得尤为务实。
18强赛中国队被分在C组,与日本、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巴林和印度尼西亚同组,这被公认为“死亡之组”,球队首战将于9月5日客场挑战亚洲霸主日本队,随后9月10日回到主场迎战沙特阿拉伯。
开局两场比赛就将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客场对阵日本队的比赛,将极大考验伊万科维奇的战术布置和球员们的执行能力。
历史上,中国队与日本队的交锋记录处于绝对下风,最近12次交手仅取得4平8负的战绩。
伊万科维奇表示:“我们知道面临的挑战有多大,但球队会做好准备,每个球员都明白身披国家队战袍的意义,我们会全力以赴争取最好的结果。”
本次名单中出现了多名年轻面孔,显示出伊万科维奇对球队新老交替的考量,申花队的徐皓阳、杨泽翔,三镇的陶强龙、艾菲尔丁等年轻球员的入选,为国家队注入了新鲜血液。
特别是23岁的陶强龙和21岁的艾菲尔丁,作为国内最具潜力的年轻攻击手,他们的入选不仅是为本次18强赛做准备,更是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储备人才。
伊万科维奇在之前的采访中曾表示:“年轻球员是国家队的未来,他们需要大赛经验来成长,18强赛这样的高水平舞台对他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老将吴曦、张琳芃等人逐渐淡出国家队,一个新时代正在来临。
18强赛的首场比赛将于9月5日举行,国足客场挑战亚洲劲旅日本队,十天后,球队将返回主场迎战沙特阿拉伯队。
两个强劲对手将检验伊万科维奇的选人眼光与战术部署能力,新入选的申花八将能否快速融入国家队体系?没有韦世豪的边路突破和艾克森的经验,锋线能否应对亚洲顶级防线?答案即将在赛场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