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这座被誉为“英雄城”的历史名城,本周迎来了全国击剑运动的又一场盛会,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选手齐聚于此,将在未来五天的比赛中一决高下。
清晨的阳光洒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银白色的外墙上,馆内早已人声鼎沸,早上7点半,第一批参赛选手已经开始检录,孩子们穿着洁白的击剑服,手持花剑、重剑或佩剑,在教练的指导下做着最后的热身,看台上坐满了前来助威的家长和击剑爱好者,整个场馆洋溢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氛。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全国赛,但每次站上赛场前还是会紧张。”来自北京某击剑俱乐部的16岁选手李梦瑶说道,她正在为即将开始的女子花剑U17组比赛做准备。“南昌的场馆条件很好,我希望这次能够突破个人最好成绩。”
本届赛事创下了多个历史之最: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竞赛组别最全,赛事设置了花剑、重剑、佩剑三个剑种,涵盖U10、U12、U14、U16、U17、公开组和老年组等各个年龄段,真正实现了“全龄段覆盖”,最小的参赛选手仅7岁,最年长的已逾七旬。
“击剑运动在中国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中国击剑协会副秘书长张宏伟在开幕式上表示,“俱乐部联赛作为我国击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发掘人才的平台,更是推广击剑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今年参赛人数突破3000人,充分证明了击剑运动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比赛首日进行的是U10和U12组别的花剑、重剑个人赛,小剑客们虽然年纪不大,但在赛场上展现出的技术和战术素养令人惊叹,精准的刺击、灵活的步法、及时的防守反击,每一剑都凝聚着平日训练的汗水。
看台上,来自上海的徐先生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儿子比赛。“孩子练习击剑三年了,这项运动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他的专注力和应变能力,无论成绩如何,能够站在全国赛的舞台上,对他而言已经是难得的成长经历。”
裁判长李剑锋介绍,本次比赛采用了最新的电子裁判系统和视频回放技术,确保判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击剑是一项极其精细的运动,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科技手段的运用既减轻了裁判的压力,也为运动员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赛环境。”
赛事组委会在疫情防控方面也做足了准备,所有参赛人员都需要提前进行健康申报,场馆内设置了多个消毒点和体温监测站,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进行。
南昌市体育局局长王晓燕表示:“作为东道主,我们为能够承办这样高水平的全国性赛事感到自豪,击剑运动优雅与激情并存,与南昌这座城市的气质十分契合,我们期待通过这次比赛,进一步推动击剑运动在江西的普及和发展。”
赛场外,组委会还设置了击剑文化展示区、体验互动区和装备展销区,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了解这项被称为“格斗中的芭蕾”的运动,许多观众在观看比赛后,亲自上场体验击剑的乐趣。
随着首日比赛的进行,一个个胜利的欢呼与失利的叹息在场馆内交织,对于这些击剑爱好者来说,名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在比赛中获得的成长。
明天,赛事将进入第二个比赛日,进行U14和U16组别的个人赛较量,更多精彩对决将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上演,3000余名选手将继续在这里书写他们的击剑故事,用手中的剑划出属于自己的青春轨迹。